目錄
古人早就超瘋貓
自從社群平台興起,「吸貓」──那種對著貓咪畫面中無辜大眼猛吸一口的曖昧行為──已經成為許多人排解壓力的萬能良方。每當你在手機上滑到那只仿佛天使下凡的喵星人,忍不住想輕輕捧起又放回螢幕時,要不要知道一個驚人事實:遠在千年以前,古人對貓的痴迷度,恐怕還比你現在「吸」得更主動、更入迷?
西方吸貓歷史
不用懷疑,穿越回埃及金字塔旁、漢朝西市的貓市、乃至中世紀法國貴族的宮廷,古人早已把貓咪當成生活中心、心靈慰藉,甚至神聖崇拜。今天,就讓我們伴隨一股輕鬆的語氣,穿越到古老時空,感受那些比你發千篇貼文、拍無數貓奴短片還瘋狂的「吸貓」模樣,看看千年前的貓奴們如何在沒有網路、沒有手機的年代,用真摯的情感,與貓咪締結難以割捨的羈絆。
首先,沒有哪個朝代像古埃及人那樣,把貓咪當成「國寶級偶像」來膜拜。埃及法老時期,貓咪被視作太陽神與月亮神的化身,象徵豐饒與保護。每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灑進尼羅河畔,貓咪溫柔地走過古磚,當地居民就會輕聲呼喚「我的小貓神」,為牠們梳理毛髮,像對待天使般虔敬;夜晚來臨時,貓咪蜷縮在主人膝上,一雙綠眼映著火把的餘光,甚至被認為能驅逐惡靈。
考古學家在金字塔壁畫中就發現,大大小小的貓雕與貓形彩繪無處不在,市場上也常見貓咪形狀的擺飾與香爐。不同於現代吸貓者只是拿著手機隔空對著鏡頭「吸兩口」,古埃及人甚至立法禁止傷害貓咪,任何冒犯這些毛絨國王的行為,都要面臨重罰。這種從尊貴到日常,無所不用其極的「吸貓儀式」,可比現在上萬粉貓博主引來的狂熱追隨,更具歷史厚度與神秘色彩。
東方吸貓歷史
而在東方,漢朝貴族與文人也有他們的「吸貓」妙招。想像一下一場盛夏的夜宴,庭園流水潺潺,燈籠倒影在荷塘之上。漢宮中的貓奴們捧著細瓷碟,放進一小撮研磨成粉的乾肉末,那是貓咪宛如天女散花般接受的可口聖餚。享受美食後,貓咪會輕輕躍上主人的案頭,用柔軟的貓掌拍一拍文房四寶,彷彿在評論這一筆書法下的「貓蹤筆韻」。
詩人們醉心貓咪的優雅身姿,甚至將貓影入詩:「月下貓影臥紗窗,輕呼夜色入人腸」,將貓咪的身影與文人情懷結合。與現代人對著螢幕瘋狂讚好不同,古人真實地在庭院裡為貓咪撫摸毛髮、喂食鮮肉;更有宅第主人為了迎合貓咪喜好,特意建造多層小樓梯與隱秘貢品台,讓貓咪自由穿梭,宛如一位受人寵愛的貴族大臣。這種不惜動用家產、改變家中結構的舉動,完全能對標現代那些為了博眼球而整天錄片的網紅。
歐洲吸貓歷史
穿越到中世紀歐洲,貓咪的地位起伏跌宕,但痴迷程度同樣驚人。黑死病肆虐時期,許多城鎮家家戶戶都養貓捕鼠,甚至與教會產生微妙關係——一度被視為女巫同夥,後來卻又因為公共衛生需求被重新肯定。農民會熬製小塊香料混合乾肉,放置在貓窩旁,那是貓咪的「御膳」,用以鼓勵牠們晚上安心捕鼠。貴族則把貓咪當成高貴的寵物,夜裡將其披上絲織小斗篷,讓牠們優雅地在石板長廊漫步。
宮廷畫家更常把貓咪納入肖像畫中,將牠們高貴的神情與主人同框,作為家族地位的象徵。更不可思議的是,一些貴族少年在習劍之後,竟會模仿貓咪的伸腿撓癢動作,作為舒展筋骨的儀式,稱為「貓式伸懶腰」,足見貓咪對古代人身心影響之深遠。這樣既實用又充滿情感的互動方式,比起現代在TikTok上錄製跳舞貓咪影片的喧鬧,更顯得貼近生活本質。
明朝吸貓歷史
明代文壇也流傳著不少「吸貓奇聞」。有位書生在科舉落榜後,因為情緒低落,一度與世隔絕。直到某天,他在自家窗前養的黑白相間小花貓「小墨」,忽然跳到書案,溫柔地撲擊紙張,書生終於被牠那份無言的陪伴打動,拿起筆再次提筆澆墨。後來小花貓成了他的「靈感女神」,書中多次提到:「小墨之撲,勝萬言書」,可見貓咪陪伴如何激發創作靈感。
這種既療癒又激勵的角色,與現代人看貓咪直播消除焦慮、提升心情的行為如出一轍。古人沒有「按讚」功能,卻將貓咪視作最溫暖、最忠實的觀眾,共同見證人生起伏。若把這些古代文人與貓咪的互動寫進網誌,恐怕比今日某些貓奴和貓咪合拍的抖音還要動人百倍。
時至今日,我們在網路上只需幾秒就能捕捉貓咪的可愛瞬間,但古人則花費心思與時間,為貓咪打造專屬宮殿般的居所、研發專門飼料、甚至將貓咪畫進歷史編年。從埃及到東亞,從歐洲到明清,貓咪在人類歷史中一直扮演「最被寵愛的毛絨伙伴」角色。
當我們對著螢幕狂翻貓咪短片、搶著擺出最萌的手勢「吸貓」時,不妨也多點想像:在千年前的古巷弄、皇宮庭院或書房窗前,那些先人們與貓咪共享的歡笑與淚光,是否也在千里之外的歷史長河中,為現代的我們悄悄傳遞一份跨時空的共鳴?古人吸貓之瘋,並非僅僅一時熱潮,而是一種植根深厚的人貓情懷,如今輪到你,用手機與貓咪共舞,也是在延續千年前那份最純粹的「吸貓」儀式。
鏟屎官的小故事
最後,我們來看看其他鏟屎官的小故事,也歡迎你與我們分享你們的故事!
說起我跟家裡那隻小貓的日常,其實就是「吸貓史」的一部續集。古時候的埃及人崇拜貓,把牠們當神,現在換成我每天跪在地毯上對著毛球上癮。
每天回家第一件事,就是抱起牠埋臉,吸一口那股毛茸茸的暖香。朋友笑我說:「你這不是養貓,是上癮。」我還特地查過資料,才發現「吸貓」早就成為一種文化現象,甚至有學者開玩笑說這是人類繼承了古人膜拜貓的基因。
於是我安慰自己——這不是怪癖,這是人類與貓跨越幾千年的默契。只要牠「喵」一聲,我立刻臣服,心裡想:嗯,這才是文明進步的真正動力吧。